新闻与媒体

新闻与媒体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与媒体 - 行业动态

国产仿制药的困境和加速市场发展对策

2018-08-18 3559 分享 来源:本站

近日,仿制药引发各方热议。仿制药是相对于原研药而言的,一般被认为是与原研药具有相同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药品。由于不需要经过漫长的寻找和发现以及临床试验过程,仿制药的总体成本比原研药要小得多,市场售价同样也低了许多,仿制药于是成为了所有国家不可或缺的医疗资源。

在美国,货架上的处方药有90%都是仿制药,就我国而言,虽然目前官方的化学药品批号95% 以上都给了仿制药,4300多家企业都是仿制药制造企业,但仿制药却从来没有像印度、美国那样受到患者的追捧,以致目前市场上的原研药占比高达80%,国产仿制药只有20%的份额,而且这种结果还是发生在国产仿制药价格不到原研药的1/3甚至1/10的情景之中。一方面,原研药的临床使用期比仿制药要长得多,口碑效应自然比仿制药强,而且运用专利期市场独占期,已经在医生和患者群体中建立了牢固的品牌认可度;此外,国内医药品市场曾经一度鱼龙混杂,标准缺失,假冒伪劣盛行,消费者对仿制药质量与疗效的可信度至今始终难见提升。

除了药效差异与消费心理构成了对国产仿制药的排斥外,目前实行的公立医院药品招标采购体制,本身就存在着针对国产仿制药不公的操作机理,如国产仿制药必须通过竞标才能获得供货资格,而处于保护期内的原研药只需通过谈判就可取得入场券。另外,以省为单位的药品招标采购通行一品两规原则,即一个品种选择一个国内一个进口,实际就是意味着国内仿制药企互相争夺时,原研药已经占得了先机。

为了力推国产仿制药走进医院并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国家决定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对289个国产仿制药品的一致性评价,而且自首家仿制药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同品种原则上应在3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将取消再注册资格。一致性评价目的就是让国产仿制药与原研药公开对标,并在对标中接受市场的评判与认可,同时该评价机制有望实现对低端仿制的约束与驱逐,从而优化国内整个仿制药市场结构。

推行一致性评价的同时,前不久国务院专门发文要求须及时将仿制药纳入各地采购目录,同时强调要将质量和疗效一致的仿制药纳入与原研药可相互替代药品目录。但从现在看来,即便是国产仿制药能够进入地方医保目录,但只要医院置之不理,国产仿制药照旧还是无法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为了鼓励医院采购国产仿制药的积极性,有必要在财政税收环节给出优惠的政策扶持;或者通过提高医保报销比例鼓励患者使用国产仿制药,以此倒逼医院加大对国产仿制药的采购力度。

目前,国内制药企业4300多家,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规模过千亿的只有3家,百亿以上的规模企业约十余家,中国仿制药的产业集中度大概只有50%左右,远远低于全球范围内的80%左右。企业规模小,融资能力薄弱,科研与开发所需要的资金捉襟见肘,企业只能永远徘徊在低端仿制的窠臼之中。因此,打破这一格局,寻求强强联合与行业资本优化配置应当成为制药企业的一致性行动。

还须强调,仿制药应当成为制药企业眼中的一个宽阔跳板,如果国内药企能够借此主动对原研药进行制剂改良升级,且不说是全部而只是将少数仿制药做到比原研药更加优秀的水平,国产仿制药就不愁没有市场空间。当然,做药难,做仿制药同样难。从选配原料药,到合成提纯,再到配备药品辅料,仿制药的最终产生都需要强大的生产、加工与技术能力支持。对于国内制药企业来说,不论是实现原研药的升级,还是加强仿制药的改良,无疑都需要不断地增加研发投入,同时政府也必须在财税、融资等方面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

——新闻内容来自《证券时报》

泰华手机站
泰华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哈尔滨泰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黑)-非经营性-2017-0017  黑ICP备17007803号-1
网站地图   品牌网站建设:美景数码
TOP 联系我们 党建园地